数字文创学院开展“反诈是门必修课” 2024级寝室长反诈专题培训

发布者:王超发布时间:2025-11-18浏览次数:10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反诈防骗意识,筑牢校园安全防线,11月6-7日,数字文创学院组织2024级寝室长开展了“反诈是门必修课”反诈专题培训。本次培训由辅导员潘米乐老师李梦婷、郑晓榄老师主持。

培训伊始,潘米乐老师明确了召开此次专题培训的核心目的。她指出,寝室作为校园生活的基本单元,寝室长是连接学院与学生的关键纽带,更是校园反诈工作中的“哨兵” 与 “哨点”。希望通过集中培训,让寝室长先学一步、学深一层,成为反诈知识的传播者、寝室安全的守护者,将所学内容精准传递给每一位室友,形成 “一人参训、全寝受益,全员联动、全域防诈” 的良好格局。潘老师进一步强调,部分学生因法律意识淡薄、求职心切,容易无意中成为诈骗犯罪的“帮凶”,不仅会面临刑事处罚、信用惩戒,更可能断送个人前程。她郑重告诫同学们,务必珍惜个人信用和身份信息,远离一切涉嫌违法犯罪的 “兼职” 与 “帮忙”,杜绝“鬼迷心窍、财迷心窍、色迷心窍、情迷心窍”。

讲座内容紧扣大学生生活实际,李梦婷老师重点剖析了大学生被骗的常见形式。她结合近期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案例,生动详细地讲解了冒充公检法、刷单返利、虚假游戏交易、冒充客服、AI 熟人诈骗、虚假购物、网络贷款等十大高发骗局。通过还原诈骗过程与话术,她提醒同学们面对“天上掉馅饼”的诱惑或突如其来的“麻烦”时,务必保持清醒头脑,做到不轻信、不转账、不泄露个人信息。围绕“莫当电诈‘工具人’”这一关键主题,李老师从法律角度展开深入讲解。她详细介绍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等与电信网络诈骗密切相关罪名的法律构成及量刑标准,并结合大学生犯罪的典型案例,严肃指出出租、出借、出售“两卡”(电话卡、银行卡),以及参与“引流”“洗钱”“技术支持”等行为的严重法律后果。

郑晓榄老师围绕11类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并通过以案说法的方式深刻讲解诈骗的手段和预防措施。同时着重强调寝室长作为防诈哨兵的岗位职责,提醒宿舍同学绷紧防范诈骗的弦。要求各班级生活委员兼任防诈安全员,每天在群里推送一条防诈案例。每周询问寝室长本宿舍中是否有被诈骗的潜在风险,并及时汇报。

通过本次培训,学生骨干不仅提升了自身的识诈、防诈、反诈能力,更明确了在班级和宿舍中传播反诈知识、带头筑牢安全防线的责任。大家纷纷表示,将把讲座所学的反诈技巧、法律常识及时传递给身边每一位同学,主动带动室友共同提高防范意识,共同营造“人人知晓、人人防范”的无诈校园环境,守护好个人与集体的财产安全。

 

              供稿:数字文创学院

        文字:唐艺菲

    图片:潘米乐 李梦婷 郑晓榄

 




关闭